关于日军106师团是否在万家岭之战中被全歼,薛岳早已作出了明确的解释。在他提交给上级的报告中,薛岳特别指出:“此次敌穿插迂回作战之企图虽遭挫折,但我集中进攻,未将该敌悉歼灭,至为痛惜。”薛岳的这番话明确表明,虽然他在战斗中成功打击了日军,但由于战场形势的复杂性,最终未能实现全歼敌军的目标。
事实上,薛岳未能全歼106师团并非出于不愿意,而是因为当时的战场形势已经不允许继续追击。在抗战期间,确实有过两次能够全歼日军,却故意放开一道口子让日军逃脱的历史事件。其中,万家岭之战便是一个典型例子。薛岳本可以趁机全歼106师团,但他却在关键时刻故意放过了日军,让约2000余名残兵得以逃脱。另一次则发生在雪峰山会战,何应钦下令王耀武等人放走已经陷入绝境的日军,以便完成上级的某种政治目的。 那么,为什么薛岳要放过106师团呢?虽然这种决策引发了广泛的争议,但根据历史记载,薛岳之所以作出这一选择,主要是因为日军援兵已经接近。如果薛岳继续追击106师团,他的部队很可能会在日军援兵到达后陷入反包围。为了避免部队陷入危险,薛岳最终做出了放弃追击的决定。这也是他未能在万家岭全歼106师团的主要原因。至于10月10日战斗的结束时间,这不过是与当时形势巧合所致。 在这场战斗中,日军106师团的“钻隙”战术令人印象深刻。尽管薛岳和他的部队严密布防,日军依然通过巧妙的迂回,成功找到了南浔线与瑞武路之间的空隙。日军指挥官冈村宁次意识到此时是突破薛岳防线的最佳时机,于是他命令106师团绕过正面,进行一次大规模的迂回,成功占领了德安。 在南浔线与瑞武路之间出现空隙的原因,实际上是薛岳在调动部队时的战术安排。由于薛岳指挥着南浔线和瑞武路的所有部队,他决定将前线力量集中在瑞武路一带,导致南浔线的防线出现了一个漏洞。日军借机突破并成功占领了德安,给薛岳带来了巨大的压力。 尽管如此,薛岳并未被日军的“钻隙”战术所打败。反而,他果断调动了更多的部队进行包围,最终使日军106师团陷入了困境。此时,106师团面临着来自多个方向的包围,战斗变得更加艰难。然而,薛岳并未在战斗中轻易放过敌人。事实上,他坚信通过精准的战术安排,完全可以将日军彻底消灭。 尽管如此,由于战场形势的变化和日军援兵的接近,薛岳不得不在追击敌人时做出调整。经过仔细的权衡,薛岳最终决定放弃对106师团残部的追击,避免了部队可能遭遇反包围的风险。 在此后的战斗中,薛岳依然表现出极高的指挥能力,并成功打击了日军的多个阵地。然而,由于援兵到达以及敌人的顽强抵抗,他未能实现全歼日军的目标。回顾这场战斗,薛岳在报告中感到非常遗憾,他明确指出:“此次敌穿插迂回作战之企图虽遭挫折,但我集中进攻,未将该敌悉歼灭,至为痛惜。”这也成为他心中永远的遗憾之一。 薛岳虽然未能全歼106师团,但他在万家岭之战中的出色指挥和决策,使得中国军队在这场战斗中赢得了宝贵的时间,并为抗战的胜利贡献了重要力量。 发布于:天津市配资平台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